一、應用場景
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廣泛應用于倉庫、數據機房、冷庫,電廠、石油化工企業、智能倉庫、購物中心、劇院等重點防火單位。這些場所通常面積較大、人員密集或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火災防控難度大。通過安裝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可以實現早期火災預警,提高消防響應速度,將火災消滅在萌芽中。
二、布置規范要求
2.1 采樣管的布置規范
- 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及《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系統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DB11/1026-2013的規定,
- 在布置采樣管時,還應考慮美觀和實用性。例如,在地鐵站臺和車廂內,可以采用吊頂安裝或側墻安裝的方式,使采樣管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在數據中心和檔案庫內,則可以選擇地板下或天花板上的隱蔽位置進行布置。
2.2 采樣孔的數量和間距
- 采樣孔的數量和間距應根據被保護區域的大小、形狀以及火災特性來確定。一般來說,每個采樣孔的保護面積不超過80平方米,間距不超過8米。但具體數值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 在布置采樣孔時,應確保整個被保護區域都在采樣系統的覆蓋范圍內。對于高大空間或開放區域,可以采用分層布置的方式,設置多排采樣孔以提高探測精度。同時,還要避免采樣孔直接對向空調風口、通風口等氣流干擾較大的區域。
三、實際布置間距
3.1 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間距的確定因素
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布置間距需根據多個因素綜合確定:
空間高度:不同高度的空間,煙霧擴散的速度和方式不同。較高的空間可能需要更密的采樣點布置。例如,在高架倉庫中,由于熱障效應,煙霧可能會在頂部聚集,此時需要增加上部區域的采樣點密度。
氣流運動:通風狀況對煙霧的流動有顯著影響。在空調或自然通風條件下,空氣流動可能會導致煙霧快速分散或移動,因此需要考慮風速和氣流方向來調整采樣點的間距。例如,在通風條件良好的場所,可能需要更密集地布置采樣點以確保快速檢測到煙霧。
探測區域的特點:不同類型的區域對探測靈敏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高風險區域如服務器房或廚房等地方,應當適當減小間距以提高探測靈敏度。此外,還需要考慮到區域內可能存在的障礙物,這些也可能影響煙霧的傳播路徑。
四、布置注意事項
4.1 靠近墻壁的距離規定
- 根據規范要求,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距離墻壁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采樣孔間距的一半。這是為了確保探測器能夠有效捕捉空氣中的煙霧顆粒而不會受到墻壁表面附著物的影響。例如,在地鐵車站這樣的環境中,墻壁附近可能會有廣告板或其他裝飾物,這些物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影響煙霧的擴散或者產生誤報。
- 此外,這個距離范圍內的空氣流動性較好,有助于提高煙霧到達探測器的效率。如果安裝距離過近,可能會導致局部區域內的氣流不暢而影響探測效果;反之,若安裝得太遠,則可能無法及時探測到來自該方向上的煙霧入侵。
- 對于特殊場合如含有電磁干擾的設備房間內,應當采取屏蔽措施保護空氣采樣線路免受外界干擾的影響。比如可以使用金屬導管代替普通塑料管道來減少外部信號對傳輸線路的影響。
- 另外在極端溫度條件下工作的場所(如冷庫或高溫車間),還需要選擇耐高溫或者低溫型號的管材以及相應的配件以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不受環境因素影響。